「#WFH Watch from home」專題: 從劇院到線上, 是危機?是契機?
「#WFH Watch from home」專題
從劇院到線上, 是危機?是契機?
受COVID-19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的表 演場地都被迫關上門。即使是從不關 燈的美國百老匯及倫敦西城劇院區, 都同聲表示要等到六月底才會考慮重 開。多個場館及藝團更面對著收入大減,出現財務危機的情況。同時,大量的線上資源於這段期間開放,藝團 透過線上播放過往製作,當中也有少 量現場直播表演,維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更有藝團透過線上放映進行募款活動,例如英國國家劇院。場主非常認同一位《表演場》粉絲在臉書上的留言:「一場疫情看清各國文化底蘊。」
今次疫情,最令人感到無奈的,是無人能夠估計何時才會緩和。因此,除了如英國國家劇院、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等已建立強大線上平台的機構之外,世界各地不同 類型的表演藝術機構都在探求發展線 上平台的可能。同時間,線上平台傾向免費提供節目的形態,卻又令不少業界人士對發展線上平台卻步。場主趁此機會,找到不同城市的業界朋友 接受訪問,嘗試探討表演藝術作品發 表從劇院走到線上,究竟是危機?還是契機?
香港 – 非常林奕華 藝術總監林奕華 https://www.eldt.org
問:今次防疫期間令到全球表演藝術界轉向線上平台發表作品。你覺得疫情過後,線上平台的發展會持續嗎?
答: 趨勢,是「資訊變動的橫面觀 察」,時間性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見到的是「全球表演藝術界轉向線上平台發表作品」,我所知道的,不是發表新的創作(或有少數?),主要是「重溫」,這對於那些國家級的院和團,既是拓展網上觀眾,也是讓院團的運作 「如常」。
「院」因有充足資源,像作品視像紀錄 存庫,這些作品又曾是電視台拍攝,加上演員的合約上可能已列明演出將包含 視像作品,所以,「院」才有條件把作 品以節目形式放在網上給大眾觀看。 「劇院」如是,「歌劇院」也如是。 「團」的做法明顯在規模上有分別,一 般是精挑一齣作為代表。這也反映出 「院」和「團」在R&D(研究和發展) 上投入的成本的差別。其中,德國比英法更早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亦可從他們對於這次疫情的「時間停頓」,從被動轉向主動的做法中窺見。
但接收這個回應的一方,又有沒有把這種主動用來改變自己的被動?真正的「變動」,像打球,要雙方面都有發生改變,才會令時間的形態跟著改變。無疑,向線上平台發放過去的作品是給戲 劇愛好者提供了選擇,但在極度消費主義的今天,「選擇」是一把雙面刃。
關鍵也許還是在於,當「非常」回復 「正常」,這段時間在網上發表的作 品,對於受眾與表演藝術團體之間造成的改變是什麼。這可能要由觀察疫情過 後,網上是否仍將見到這些院丶團把演出作品上載,表演者繼續利用平台來跟 觀衆溝通作為回答。
問:觀乎過去一個月的情況,似乎歐洲地區,特別是英國和德國,在線上平台的發展上,遠優於其他地區。你一直都有為自己的舞台作品拍攝現場表演錄像,而且也曾在電影院及劇院裡播放。 你覺得亞洲的表演藝術界在發展線上平台較遲緩的原因是什麼呢?今次經驗能否為這方面帶來新突破?
答:製作成本是很主要的限制。以「非常林奕華」的經驗來說,「舞台映畫」 中,分別有明星參與的劇目,或在台灣 演出的主辦方有跟公共電視合作,然後 才是不在這兩類範圍的劇目,但若向政府申請拍攝演出的資助,一來不容易獲 批,二來申請到的金額亦不足夠做到技術上需要的水平。所以每次都要另外籌措拍攝的費用。
這些經費,能以什麼方式才可回收也是 難題。沒有雄厚本錢如國家資助的院團 (英國國家劇場、法國戲劇院、和更多 的國家芭蕾舞團與歌劇院)作後盾,也沒有可能做到國際性放映的效果和成 績。( NT Live 已經是一種「品牌」, 和其他劇院/團的放映模式也有差別,何況,它的目標,對外是文化推廣,對内是戲劇教育,所以最近又拓展了給學校師生使用的網上平台)。加上進入劇場在歐洲文化是一種傳統,就算這個習俗也在年輕世代中快速的褪色(所以培養年輕導演、劇作家那麼重要),歐洲人還是對劇場有一定的情感。但在華文世界,娛樂才是進入劇場的主因,追求思考只是一撮人的選擇。
極度消費主義的今日,網絡上都是「選擇」。但在「免費」與「付費」之間, 對「消費者」最大的考量,大抵集中在 有多精明消費多於作品的內容有多深入。所以要在缐上平台發展表演藝術, 還是要面對受眾的「文化基因」。
香港 - 城市當代舞蹈團行政總監黃國威 http://www.ccdc.com.hk
問:今次防疫期間令到全球表演藝術界轉向線上平台發表作品。你覺得疫情過後,線上平台的發展會持續嗎?
答:我認為表演藝術終歸都要回到現場,因為劇場是關於一種體驗, 是透過 表演者與觀眾存在於同一個空間而得來 的集體經驗。我們經常說人是群體動物,縱然在lockdown的時候,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直接的溝通,而現在線上的溝 通形式及內容,很大部份都建立於之前 面對面的接觸經驗,所以線上的表演藝術創作是另外一個媒介,當然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正舉行「藝術家網路 駐留計劃」探索它的可能性。不過,我認為在疫情過後,線上創作將會成為象徵這個艱難時代的集體回憶,而不會繼 續被普遍使用。當然,我們還會利用線上平台在創作過程中與身在外地的創作人溝通,既增加效率,又可減省交通成 本。
問:在今次防疫中,城市當代舞蹈團利用線上平台舉辦了多個活動及課程,反應如何?從今次的經驗中,你覺得線上平台發展的機遇如何?
答:我們算是最早一個因應疫情而轉用 線上平台辦舞蹈課程及活動的藝團,留 意到業界及公眾反應非常良好,特別是 免費的活動報名情況踴躍。不過要將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特別是收費模 式,是我們的一項挑戰。因為大眾普遍 認為網上的免費資源多不勝數,要從中吸納觀眾,並且建立收費的模式,相信仍有走一大段路。
台灣 –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李孟融 http://www.paap.org.tw
問:今次防疫期間令到全球表演藝術界 轉向線上平台發表作品。你覺得疫情過 後,線上平台的發展會持續嗎?
答:目前團隊如果只將線上平台,當作 「暫時」讓觀眾持續記得表演藝術的媒 介,待疫情過後,團隊依然維持原有的 行銷及營運模式,但團隊應化危機為轉 機,讓疫情時間投注線上平台的累積, 轉換為後續粉絲經營、節目行銷或是拓 展觀眾的可能。
問:台灣藝文團體及觀眾對於發展線上 平台抱著甚麼看法呢?政府有提供資源 發展線上平台嗎?
答:表演藝術團體是樂見其成,亦或無 可選擇,在疫情期間能做的事情有限, 希望搶佔觀眾的焦點與記憶是首要目 標,因此透過線上平台嘗試更多可能, 進而將此平台當作收益、行銷或培養粉 絲的基礎。
雖然政府沒有提供補助或資源,但我們 也鼓勵「文策院」協力團隊製作適合線 上平台的「節目內容」,並將表演藝術 納入未來「線上平台」的主力之一。
日本 – 日本Video Market 亞洲內容採購經理、台灣藝術團隊狠主流日本顧問Anita
問:日本藝文團體及觀眾對於發展線上 平台抱著甚麼看法呢?政府有提供資源 發展線上平台嗎?
答:日本有一些藝術團體開始一些較為 實驗性的線上播出。剛好前幾天看到新 聞在報導一個管弦樂團所有團員同時上 線在YouTube上合奏。
日本的政府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的補助或 者是提供任何資源。
問:今次防疫期間令到全球表演藝術界 轉向線上平台發表作品。你覺得疫情過 後,線上平台的發展會持續嗎?
答:目前的表演藝術線上作品發表幾乎 都還是在免費的階段,幾乎都是為了能 夠鼓勵人心而放上去的作品。除了日本 本來就已經固定在線上有流量的2.5次元 的舞劇和宝塚歌舞劇以外,疫情過後的 發展性可能還是有限。以我工作的平台 來說,這段時間關於表演藝術的內容幾 乎沒有成長。但Twitter或者是其他社群 平台上,一些免費上線的藝術表演活動 的確很多人在推廣跟轉發。
日本藝術鑒賞的人口本來就在亞洲算是 很多的,連這樣的市場都很難完全推廣 到線上平台上,可能其他地區需要有更 多的配套措施或者是平台的贊助才有推 行的可能。
The Netherlands - Bert Determann,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cenographers, Theatre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ISTAT) http://www.oistat.org
Q: Due to COVID-19, theatre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forced to close their doors for at least two to three months. Many theatres and performing arts groups have started showcasing their productions online. As the President of OISTAT International, do you think digital platforms will undergo a rapid growth after this pandemic?
A: I’m not sure if there will be a rapid growth of digital platforms after the pandemic.
The first reason is because the experience of a live performance can never be surpassed; digital platforms are by nature second best to a live performance. That is, unless the digital platform is the actual stage for which the performance is created. But in that case, there is still an aspect missing: the social aspect.
Which brings me to the second reason: experiencing a performance together is a major factor in the appreciation of a performance. We are social people. Even when we are digital, we still want to share and be liked for our sharing. The same is for audience members enjoying a performance online. Spread out over lots of private environments, they still yearn for the thrill of sharing. It’s in our nature.
But online sharing is only second best to the real thing.
That goes for the performers as well: performing without the direct feedback and thrill of a live audience feels a little useless. So, it might even be more difficult for the performers, than for the audience. I think the bigger the scale of a production, the more this holds true.
So, I think the pandemic is a cataly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erformances, as a specific and valuable form of theatre, that will exist in a more professional capacity alongside live performances. Not as an alternative.
Q: A theatre experience is definitely incomparable. In your opinion,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a digital version of stage productions?
A: Yes, theatre experience is definitely incomparable. But digital performances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ey can easily reach a very big audience, they can be enjoyed on demand and often, and the cost of admission is lower, or even without any cost at all. You can still watch together with others and share emotions digitally on the side. I think both have specific audiences. Digital viewers might not necessarily want to go to a live performance; their platform is the digital world. And that’s vice versa.
Having that said, I’m sure live performers have, in the past few months, enhanced their creativity and professionalism in adjusting their performance for digital showing. The same goes for custom-made initiatives that were not intended to go live at all: they adapted for a new audience that can’t attend a live experience for the time being.
Korea - Kyoungeun Kim, Rakuten TV
Q: Due to the pandemic, theatres and arts groups have started streaming their productions for free via digital platforms. Do you think the use of digital platform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fter the pandemic is over?
A: Some stages offer free live streaming on their own YouTube channel. But many of the musicals and stages have been cancelled, though some continued to perform (with audience temperatures checked and entry without a mask denied.)
In Korea, it seems that the culture of watching the stage by VOD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Q:In your opinion, how important is it to develop digital platforms for performing arts?
A: I think that it will be quit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to enjoy performing arts without being restricted to fixed places through networks.
To do that,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not only a platform for the viewer but also 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performer.
In particular, I look forward to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VR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