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過疫情 Cityline業績成長數十倍 繼續扎根香港 以領先技術完善服務

 (採訪及撰文:表演場 /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網上截圖)

Cityline是扎根香港33年的資訊科技整合解決方案企業,公司業績於今年2025年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其中票務平台業務的表現尤其突出。最近,Cityline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林永存 (Marcus) 接受多家媒體專訪,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門票銷售量已達到2024年全年業績,而去年的全年收益較疫情期間大幅增長數十倍。

 

那段日子真的非常艱難,

突然間所有活動取消,工作氣氛變得很不安,同事自然也會有情緒。幸好,因為有信仰的支持,所以我有信心去面對當時的情況,也有能力花心力與時間跟同事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 Cityline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林永存

Marcus於2019年上任Cityline總經理,任職半年後,便面對疫情來襲,門票銷售業務幾乎全面癱瘓,然後疫情過去,受惠演唱會經濟大復甦,公司業績創新高,過程仿如過山車一樣。他是如何『撐』過這幾年,又如何帶領公司及同事往前,準備今天?

「我之前在跨國資訊科技公司任職管理層多年,需要經常公幹。直至2018年,我太太生病,便毅然決定放下工作,用更多時間陪伴在太太身邊。後來,太太漸漸康復,剛好有獵頭公司跟我接觸,介紹幾個不同的工作機會。我希望新的工作不用經常飛到外地,又期望可以透過加入有高發展潛力的『本地薑』企業,將相關經驗供獻給本土IT業界。所以,我最後選擇加入Cityline。」

 

Marcus本來以為加入Cityline後,可以大展拳腳,豈料遇上前所未見的新冠疫情,香港及周邊地區的娛樂演藝活動及休閒設施服務全面停頓,Cityline生意急轉直下。「那段日子真的非常艱難,突然間所有活動取消,工作氣氛變得很不安,同事自然也會有情緒。幸好,因為有信仰的支持,所以我有信心去面對當時的情況,也有能力花心力與時間跟同事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過了一些日子,大家的心態轉變,不再只見到眼前的逆境,而是懷著信念,齊心想像如何開拓未來。由於當時大部分的項目都喊停,反而讓我有機會推行原定計劃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將Cityline的所有系統上載到雲端。原本需要至少十年八年才能完成的項目,結果只用兩三年便大功告成。」

 

疫情過後,以及隨著啟德體育園開幕,加上香港推行盛事經濟,包括Coldplay、五月天、Blackpink、TWICE、謝霆鋒等等,都在香港開演唱會,多項大型活動及熱門演唱會門票都是經由Cityline售票,令公司售票服務項目需求激增。「全靠在疫情期間,將系統全部升級至雲端,以致我們可以處理現在的龐大需求。由疫情完結至今,每逢有熱門活動門票開售,即使同時有大量購票人士湧入平台,Cityline的網上購票系統都能應付。」

 

售票服務項目需求激增

疫情過後,以及隨著啟德體育園開幕,加上香港推行盛事經濟,包括Coldplay、五月天、Blackpink、TWICE、謝霆鋒等等,都在香港開演唱會,多項大型活動及熱門演唱會門票都是經由Cityline售票,令公司售票服務項目需求激增。

根據Marcus的觀察,疫情前後,票務發展的需求及趨勢,有所不同。Cityline是如何迎接這些轉變?疫情期間,香港藝術界面對非常巨大的衝擊,作為香港藝術活動的主要票務系統平台,Cityline當時如何與藝術界合作,走出時艱?而疫情過後,Cityline對於如何與藝術界合作,又有甚麼想法?

 

「疫情前,雖然網上售票已經普及使用,但仍然有不少購票人士選擇到售票處排隊購票;疫情後,普羅大眾比以前更加善於使用電子設備,現在幾乎全部都是經由網上購票。Cityline投入很多資源去加強系統的追蹤(tracking),務求為大眾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售票平台。此外,我們發現購票人士的年齡層顯著下降,熱門演唱會的主要購票人士年齡層由以往的20多至30多歲,降至10多歲,而且比例非常之高,佔部分演唱會的購票總人數六七成,有年輕化的趨勢。」

「在疫情期間,我們不同範疇的藝術家合作,推出網上串流平台,讓藝術家得到推廣的機會,又讓大眾在防疫期間,可以安坐家中欣賞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Cityline以香港為家,致力於推動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票務平台,即使面對內地票務平台進軍香港,Marcus並不擔心。「現時,香港受惠於盛事經濟,以及有愈來愈多的場館選擇,例如西九文化區、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啟德體育園、亞洲國際博覽館等等,各色各樣的文娛康樂活動百花齊放,售票系統服務自然而然就會蓬勃發展。近年,我們更為周邊地區的演藝場館提供售票服務,當中包括大量國際著名歌劇及百老滙音樂劇演出的門票。Cityline提供迎合香港人生活習慣的售票服務,支援多種類的付款方式,並且持續與主辦方協作,推出切合本地需求的促銷和技術方案。而目前為止,會員人數接近一千萬,當中包括一些跨境觀眾。」

周邊地區演藝場館

售票服務

Cityline提供迎合香港人生活習慣的售票服務,支援多種類的付款方式,並且持續與主辦方協作,推出切合本地需求的促銷和技術方案。而目前為止,會員人數接近一千萬,當中包括一些跨境觀眾。

科技是不同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目的是要令人類生活更進步。畢業於計算機科學,加上豐富的資訊科技工作經驗,Marcus如何將科技引進及應用到Cityline的發展上,令票務系統服務更加完善?

 

「Cityline其實是一家多元化的IT服務提供商,當中業務還包括客戶關係管理(CRM)、會員積分計劃、線上支付系統,以及場地預訂服務,而售票服務是我們主要業務之一。作為熱門演唱會主要售票平台,打擊黃牛黨是我們每天面對的事情。Cityline投入大量資源強化網絡安全,例如全面升級系統至雲端,並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控交易行為,識別異常交易,並設有黃牛黑名單系統,目前已取得 ISO 27001 資訊安全認證。」此外,Marcus表示積極支持推行實名制,及鼓勵使用電子票,從源頭減少黃牛操作空間。

與旅遊預訂平台Trip.com簽訂合作協議,創造「優勢互補」的模式。

 

根據萬事達卡公司的統計數據,於2023年至2024年期間,香港人佔高雄演唱會海外旅客購票比重超過40%,消費金額接近53%佔比。同時,疫情後,港人亦熱衷北上消費。Cityline未來會否更進一步,與香港周邊地區建立協同關係,便利香港市民以本地平台,毋需透過繁複的海外付款方式,便能購買海外演唱會及活動門票?

 

「我們最近與旅遊預訂平台Trip.com簽訂合作協議,創造「優勢互補」的模式(synergy)。有很多觀眾不單只在香港去演唱會,也會去在澳門和大灣區舉行的演唱會。而Trip.com在這些市場擁有豐富經驗與用戶基礎,是Cityline理想的合作夥伴,長遠更計劃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

後記:一般市民對於票務系統的運作方式,似乎有一些迷思,就讓我們來破解一下!


Winona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