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All Events

法國香港交流音樂會

以秒為單位的瞬間,我們就能得到一整專 輯的音樂,無垠妙闊的世界,被裝載於口 袋內、掌心中。音樂,如此垂手可得,我 們也許會問:我們的音樂,到底是變大 了、變闊了,還是始料不及地,變窄了, 變得單一了?

這個詰問,讓法國指揮家 Raoul Lay 的音樂路上一直嘗試尋找答案。Raoul Lay 為 法國 Ensemble Télémaque 樂團的創辦 人及駐團指揮。帶著對於不同類型音樂的 好奇,以至對於信息交流愈來愈易的資訊 年代對音樂的一些思考和惴度,Raoul Lay 開始從不同的音樂突破中找尋對應的 解答。去年他帶領樂團在法國南部城市馬 賽 (Marseille),亦即是其樂團的發源城 市,開展了與世界各地不同世代的作曲家 合作,以創作風格迥異和跨越國域彊限的 作品,作音樂深度的交流。

「當經濟全球化愈趨緊密,差異總是逐漸 消失,為了讓大規模出售有利可圖,交易 就傾向取悅最大多數,小眾和差異就如此 流失。這情況不但應用在汽車、豌豆,美 學的交易亦然。那麼創意音樂呢?又甚或 非常古老獨特的『當代音樂』呢?」 Raoul Lay 寫道。

音樂與貿易類通,我們交換的越多,交易 內涵就愈疏薄。但 Raoul 信仰音樂不是為 單一的群體所服務,亦信仰音樂不是互相 消減甚至蠶食,在音樂的分享裡,他行出 第一個撇步,先後以指揮角色帶領樂團演 奏北京、上海、香港的作曲家之作品,他 聚焦目光於悠遠而多變的樂器- 笙, 圍繞笙這個流傳千年的樂器,混搭西樂, 在主旋律以外,發現有許多超越主流想像 的偏調,從不同國族的作曲家合作中,也 許有著更多未知的、鮮見的音樂珍寶。他 這樣形容:「有些事情,混亂是好的。 ... 我很好奇,其他地方玩的是什麼?我們在 其他地方寫什麼?如何在這裡和那裡,音 樂的鴻章裡遊走於歷史和地理,成為一個 真正沒有時代限制的、萬變的樂行者?」

Raoul 的步履踏了一周,回到了笙的原 點,醞釀今個月底的《法國香港交流音樂 會》,他將以樂團指揮的身分,把音樂與 香港分享,音樂會由香港作曲家聯會主 辦,是次法國香港交流音樂會標誌著兩地 之間當代音樂創作的交流。音樂會將演出 合共六首作品,作品分別出自兩位法國及 四位香港作曲家。當中由陳仰平的《花 意》和李家泰創作的《銀燭秋光冷畫屏》 兩部委約作品為笙與西樂小組而寫,並已 於2018年10月在法國馬賽首演。

本地作曲家陳仰平作品《花意》,或多或 少為這次交流定調,正如他所譜寫的作 品,最初受洛杉磯的一所博物館中看到的 一幅石濤的水墨畫所啟發,終譜成四段輪 廓相似但內容錯開的作品。甚具詩意的題 透露了一二作品之雅,四段樂律分別暗喻 盛春牡丹,夏荷,秋菊及冬梅。當中最引 人入勝之處,就是作品展現一種超越現實 的永恆,現實裡面這四種花在不能並存, 但是在藝術上,在一幅畫作、一部音樂作 品中,卻又和諧地共生共鳴。這次《法國 香港交流音樂會》,恰好是不同樂派、 世代、樂器和中法之間共奏和鳴的音樂 契機。

文字: 何映宜@Weirdo Projects

日期:9月27日(星期五)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時間:8:00 p.m.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更多詳情:
https://ticket.urbtix.hk/internet/zh_TW/eventDetail/38924

https://www.facebook.com/HKCGpage/

Later Event: September 27
劇場工作室:大夜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