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英雄為何給媽祖賀壽? 《水不揚波》藉香港英歌說故事

水滸英雄為何給媽祖賀壽?

《水不揚波》藉香港英歌說故事

採訪、撰文:尉瑋/攝影:香港舞蹈總會 、尉瑋

起源於明代的英歌,是流傳於廣東潮汕地區的一種民間廣場舞蹈。英歌集南派武術、地方戲劇與舞蹈於一體,表演者們扮作梁山好漢,雙手持短木棒上下揮動敲擊而舞,節奏強烈,粗獷豪邁。而在2006年,英歌成功入選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英歌表演者們扮作梁山好漢,雙手持短木棒上下揮動敲擊而舞。

編舞陳磊與編劇曾柱昭一直想要將英歌編成舞劇,卻一直覺得難以下手。直到團隊到元朗十八鄉採風,深入香港本地英歌習俗的歷史,才有了有趣發現。

 

「和他們坐下來聊天,發現很奇怪的現象——香港的英歌表演是在媽祖誕上發生的。我是福建人,我很熟天后媽祖,我從小到大的印象中,媽祖雖然有很多神仙朋友,但和108將好像沒有交情的啊?!」陳磊笑道。為了搞清楚為什麼梁山好漢會齊齊來給媽祖賀壽,他與團隊深入香港的英歌傳統,不僅對它背後的潮汕文化進行溯源,亦慢慢梳理出這一民間舞蹈在流傳的過程中如何與香港在地的媽祖風俗相融合,逐漸呈現出獨特的本土色彩與情懷。

 

將英歌文化與媽祖崇拜,及其所代表的海洋文化相融合,陳磊編創出舞劇《水不揚波》的雛形。借用英歌作為動作素材,講述族群遷徙、父子親情,以及族人如何同舟共濟、開拓進取,與新的土地共融相生。「真正觸動我們的是英歌背後的文化。」他說,「這個題材還有一個時代的意義,在香港這個地方,早期先民來到,可能是信海的。之後一代一代人來到這,和大家融合成一片,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好。這個題材很有香港的特點,有非常符合邏輯的本土情懷在其中。」

 

不同地區的人文背景也催生出不同質感的肢體表達。英歌展現英雄好漢的身姿,動作融入了武術特色,手上雙棍可以理解為武器,招招使來凌厲爽脆。「我們去內地採風,哇,他們(的英歌)那個飛腳到半空,手上握刀就是直落人頭的地步。很勇往直前,很有殺氣,有一種張揚的衝擊力。香港的英歌就斯文很多,動作比較溫和。」

 

陳磊說,《水不揚波》並非為了傳襲民俗,而是借用英歌的動作特色,來作當代舞台表達。因此,舞劇中所有肢體的發展都是為了故事、內容、情節、人物而服務。正如當日看的一段男子獨舞,雖用上了短棍,卻並非為了展現水滸108將的勇武。男舞者楊浩與短棍的互動,更多地是呈現他作為族人頭領在艱難南遷途中的內心情狀。之後的一段排練,長長的綢出現在舞者手中,陳磊希望舞者能夠將其舞得如水如波,其中要用上不少民間舞身法,但又不侷限在民間舞的程式中。這一剛一柔兩種道具所帶來的不同動作質感,所表達的是否男性角色的堅毅沉穩與女性角色的柔韌包容?我們拭目以待。

詳細活動資料可瀏覽:https://www.art-mate.net/doc/68436



Winona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