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All Events

「中華文化節」上海京劇院


翻開「中華文化節」連台本戲《七俠五義》的演員名單,列名演員竟多達三十多人!完全有別於傳統劇目以一至兩位主角為核心,《七俠五義》上下本可謂海派京劇標誌性之作,生、旦、淨、丑行當齊全且主演眾多,演出可視為整個院團實力的展現,彰顯出上海戲曲舞台上的特別風尚。康文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以上海作為焦點城市,邀得上海京劇院來港於中國戲曲節舞台獻演三場,呈現海派文化精品,讓大眾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和啟發。

《七俠五義》這一台武俠戲,武行人才是成敗的關鍵。上海京劇院武生、武丑、武小生、武花臉、武旦均有頂尖高手,配合舞台設計及機關布景,令觀眾驚喜不絕。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面貌,唱、唸、做、打一應俱全,文戲、武戲相得益彰,武打動作與鑼鼓點配合極具默契。五鼠中錦毛鼠白玉堂、翻江鼠蔣平、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五個個性迥異的江湖俠客,與御貓展昭及包拯建構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節奏明快,絕不拖泥帶水。

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先在上本飾演典型的武生白玉堂,下本則演足智多謀的老生顏查散,兩個角色截然不同,卻演得得心應手。白玉堂是江湖人士,俠義肝膽中帶點偏激自我,而顏查散是一位心繫百姓的朝廷官吏,性格穩重而睿智。在表演上,前者出手乾淨利落,昂首挺胸;後者運用老生唱腔,蒼勁婉轉,演繹出儒雅沉穩的氣質。除傅希如外,武生郝帥、武丑郝杰的郝氏兩兄弟不單身段瀟灑好看、出手更是驚險火爆而多變!劇中多位演員均於上、下本出演不同角色,充分表現出劇院演員表演能力、藝術素質上的多樣性。雖說機關布景是此劇一大特色,但並未有喧賓奪主,反而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讓演員們表演更亮眼,配合燈光設計,營造出沉浸式的武俠之旅,令觀眾有身處其中的感覺。

上海京劇院亦為觀眾帶來麒派經典《烏龍院》,由著名麒派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陳少雲與國家級演員魯肅,師徒檔分飾宋江一角,國家一級演員楊揚則飾演閻惜姣。鐵三角演出配合韻味醇厚的唱功演繹劇中人物,既突出人物正反兩面的鮮明對立,亦透視出角色之間千絲萬縷的感情及心理變化。故事源於《水滸傳》,劇本經歷千錘百鍊,有說此作品發人深省,令人觀後如同看盡人間世情。重頭戲〈殺惜〉一節情節驚心動魄,講述宋江與閻惜姣從互相試探到撕破臉皮、步步進逼,簡潔的編劇技巧配合陳少雲深富內涵的演出,令人不禁屏息靜氣,投入其中。《烏龍院》全劇劇情起伏跌宕,有強烈的衝突感,人物形象立體豐富,著重表演者四功五法的展現,以真情實感去表現人物。

場地及時間: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8月2及4日(五及日)晚上7:30

8月3日(六)下午2:30

節目詳情:

https://www.cof.gov.hk/.../Shanghai_Jingju_Theatre...

(唱詞、唸白均附有中文及英文字幕)

節目另設藝人談及京劇示範演出,詳情如下﹕

藝人談 (普通話主講)

講題:細談海派與麒派的藝術特色

講者:陳少雲、傅希如、魯肅

主持:胡光明(戲曲研究者)

場地: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

時間:8月1日(四)晚上7:30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敬請網上登記留座。

京劇示範演出

《拾玉鐲》選段

演出:楊揚、楊楠、王盾

場地:香港文化中心大堂

時間:8月3日(六)下午5:30

免費入場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 www.ccf.gov.hk

此節目為「上海文化周」項目

「上海文化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上海市文化及旅遊局及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合辦。

#中國戲曲節 #ChineseOperaFestival #ChineseOperaFestival2024 #上海京劇院

#ShanghaiJingjuTheatreCompany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康文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弘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