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視華文世界的香港原創音樂劇(司徒慧焯、岑偉宗專訪、鄭君熾專訪)

banner.png

根據《香港作曲家聯會成立30周年特刊》的記錄,由著名音樂創作人潘光沛於1987年創作的《黃金屋》,是香港首部本土題材粵語音樂劇[引自《香港作曲家聯會成立30周年特刊》(2007)]。其後三十多年,香港原創音樂劇發展面對不少困難,然而佳作一直陸續出現,1993年有演戲家族的《遇見一九四一的女孩》得到大眾喜愛,2000年重演的版本更是令非慣常進劇場的人也成為座上客;然後有以明星掛帥的《雪狼湖》;到後來多次於香港及海外重演的《一屋寶貝》;以及2017年由利希慎基金主辦、香港培正中學合辦的《奮青樂與路》等等。現時,香港的戲劇界中,有不少劇團製作華文原創音樂劇,較具規模的包括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演戲家族、非常林奕華、一舖清唱等等,他們的演出除了在香港獲得觀眾喜愛外,更會到中國、台灣、新加坡等華語地區上演,而且大受當地觀眾歡迎及獲得好評。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也是以與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粵語音樂劇《大狀王》,作為他們首個委約演出計劃,可見香港原創音樂劇的重要性及潛力。

場主分別跟香港演藝學院副教授及導演系主任及學院製作藝術總監司徒慧焯、著名音樂劇創作人岑偉宗、以及香港著名音樂劇演員鄭君熾進行專訪,從不同角度去窺探香港原創音樂劇的面貌。

場主Winona去到演藝學院訪問司徒慧焯及岑偉宗,他們正在排練慶祝演藝學院35周年的音樂劇《穿Kenzo的女人》。

場主Winona去到演藝學院訪問司徒慧焯及岑偉宗,他們正在排練慶祝演藝學院35周年的音樂劇《穿Kenzo的女人》。

司徒慧焯、岑偉宗專訪 – 香港原創音樂劇的發展及人材培育

司徒慧焯曾參與的音樂劇,即使大家未看過,但也會聽過。他1997年為香港第一個最大型之原創音樂劇《雪狼湖》當上執行導演,然後於2000年執導《遇上一九四一的女孩》,都在舞台劇及文化界產生極大迴響。岑偉宗為著名音樂劇創作人、資深填詞人,音樂劇作品包括《城寨風情》、《一屋寶貝》、《奮青樂與路》等。場主Winona去到演藝學院訪問司徒慧焯及岑偉宗,他們正在排練慶祝演藝學院35周年的音樂劇《穿Kenzo的女人》。

左至右:司徒慧焯、陳淑儀、Winona、岑偉宗

左至右:司徒慧焯、陳淑儀、Winona、岑偉宗

表:表演場 司:司徒慧焯 岑:岑偉宗

表:現時演藝學院沒有音樂劇的學位課程,為什麼戲劇學院會選擇以音樂劇《穿Kenzo的女人》來作為慶祝演藝學院35周年的演出?

司:我們過去這一兩年都不斷有在校內製作音樂劇演出,希望為將來開辦的音樂劇課程鋪路。演藝學院以前有音樂劇文憑課程,在大概2007年左右停辦,當時是在舞蹈學院之下的課程。

戲劇學院近兩年重新審視我們的課程內容,並決定推出新的課程去迎合需要及藝術發展,包括劇場構作、音樂劇表演、應用劇場。其實音樂劇要求演員要懂得「唱、跳、演」,所以音樂劇表演(Acting for Musical)課程由戲劇學院開辦,會是合適的作法。民政事務局已經 答應撥款支持新課程,而音樂劇表演課程將會在這2021-2022年度的學年推出,我們亦正在物色合適人選擔任音樂劇表演系主任。

 岑:《穿Kenzo的女人》是我在2011年到2013年期間創作的作品,寫成之後,曾經由演戲家族圍讀,一直很希望這個作品能夠正式上演。到2018年,司徒慧焯建議在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搬演,用來做演藝學院三十五周年校慶演出。《穿Kenzo的女人》是同名小說唯一的音樂劇改編版本,描寫七十年代的香港中環白領生活,作者是鄧小宇。這應該是第一個將香港流行文學改篇成音樂劇的演出。

今次找來校友黃天恩演出,其他演員都是三年級或四年級的學生。對學生來說,這是有趣的經驗,因為故事背景是在香港的七十年代,所以他們要學習當時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一幕,同學要從車上下來,他們都自然做出脫去安全帶的動作,而當時坐車是不用扣上安全帶的,所以他們要知道這些細節。

 

表:外國音樂劇的營運模式傾向商業,課程內容有相關的內容嗎?

司:我們的想法是整個戲劇學院的學生都應該受培訓成為Theatre Maker (劇場自造者),不一定是走商業化,而是能突破傳統界限,有自己想法,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作品或方式的劇場人。因為演藝學院 資源充足,我們希望學生能夠以research based(研究為本)的方法學習,與世界 接軌。因為香港市場相對上細,又有它的限制,所以要往外發展,尋求海外的工作機會。我們會為學生安排外地交流的機會,擴闊視野;同時,也希望學生能創作出有香港特色的演出,因為作品中要有 identity (身份),有特殊意義,才能吸引香港及外國的觀眾注意。過去幾個月的時間,正好令年輕的學生探索identity這回事,為創作提供養分。

 

表:用廣東話創作音樂劇是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為什麼香港好像沒有太多的音樂劇作詞人?

岑:其實廣東話的音調變化多,音樂感很強,非常適合音樂劇創作。而粵語音樂劇多是詞去配合曲,英語音樂劇是意念先行,先詞後曲。至於入行當音樂劇作詞,在香港的環境暫時很難。我當年在大學畢業之後,加入了業餘劇社,也替不同的劇團做很多不同的工作,例如搬佈景;後來,得到杜國威老師的提攜,我有幸參與了《城寨風情》的創作,開展我的音樂劇創作生涯。美國的音樂劇行業發展成熟,有專業的學位課程;但香港很難有相似的培訓。音樂劇跟流行歌曲的歌詞創作很不同,創作一個音樂劇花上好幾年時間,很難一畢業便當上全職音樂劇詞人,會有出路及生存的問題。在香港,於起步階段遇上好的伙伴是很重要的事;而美國則有它的機制及成熟的生態去支持音樂劇創作人。


鄭君熾專訪 – 一個音樂劇明星的誕生

 鄭君熾(Jordan)是現時炙手可熱的年輕音樂劇演員,常常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場主訪問他的時候,他正在南美墨西哥演出《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同時他也在準備自己的「處男作」《会社人間》稍後在香港重演。

照片提供:人力飛行劇團 攝影:顏涵正

照片提供:人力飛行劇團 攝影:顏涵正

表:表演場 鄭:鄭君熾

表:為什麼你會當上音樂劇演員?

鄭:大學四年級的暑假,有人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劇組,意外地開展了舞台演出這條路。畢業後,我有一份正職,業餘表演,把表演當成一種娛樂。後來,我有機會參與不同音樂劇的演出,慢慢啟發了我對舞台的熱情,甚至開始嘗試創作,開始發表一些土炮式的作品。然後,我有機會到英國吉爾福德演藝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但當時我在澳門已有一份政府工,掙扎了很長時間。最終堅決拋下一切,辭去原本的工作到英國讀書。碩士學位為期一年,課程十分密集,學到的東西也非常之多。畢業後,便回來香港及澳門發展音樂劇表演工作。

 

表:當音樂劇演員前的工作經驗,會給你更多創作靈感嗎?

鄭:當初的工作經驗對我很重要。我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畢業後對於工作及事業有很多幻想。對不同事件反應都會較大、比較離地。處事方式也未必成熟、溝通方式也不是很完善,對所有事情都太過於理想化。那些工作經驗在某一程度上,能夠使我成長,讓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先在社會上轉了一圈,經歷不同的事情,看過一些真實的人和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藝術養分,更讓我可以更加好地在這個行 業內成長、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會迷失。《会社人間》這齣戲是我當時剛剛完成學 業後寫的,目的是給自己的一份功課或考卷,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一個音樂劇當中。《会社人間》在2012年於澳門文化中心首演,這齣戲內的人物都是按照我以 前公司的同事去寫的,這些角色不是虛擬 的,全部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觀眾看完表演後,都十分之深刻及喜歡。當時我 的音樂劇師父及老師謝漢文先生也看了這齣戲,問我有沒有想過把它拿出來,重新打磨,他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有潛能的作品。但當時我想先嘗試做演員,因為我在英國是進修表演的,想學以致用去發展自己的工作。直到今年,他跟我說有一個檔期,問我有沒有興趣將它重新拿出來。我自己考慮到七年前的作品會不會太幼嫩,但他說不用怕,讓我用現在的眼光再去修正,也給我很多的支持。這次不算是重演,而是重製版。

 我為結尾重新寫了一首歌。這首歌是今年寫的,現在的我寫的,而該齣戲諷刺喜劇的劇本是七年前的我創作的,十分有趣。即便我現在不是處於白領的職場,但我仍然處於一個職場。這齣戲是諷刺喜劇,我希望大家並不是嘻嘻哈哈笑一頓就走了,而是離開的時候可以想一下我們於職場上,到底是為了什麼工作。

 

表:作為一個成功的音樂劇演員,你如何看音樂劇於華文世界中的發展?

鄭:我參與過不同的製作、去了很多地方、看了不同地方的音樂劇,香港在華文音樂劇的地方中,創造力和靈活性是最強的。可能跟香港人的精神和東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背景有關,香港藝術創作的適應能力都很高。在題材取用,音樂結構及表演,香港的粵語音樂劇創作是非常有潛能的,活力是非常強的。雖然在業界內經常會提及到資源和人才的問題,但我仍然覺得香港藝術發展是十分有希望且有信心的。粵語音樂劇一定可以在亞洲音樂劇當中找到自己的一個定位。這是一個契機來的,經常談到三大表演藝術(音樂、舞蹈及話劇),大家經常認為音樂及舞蹈可以打向國際,是因為音樂和舞蹈不涉及語言,更加容易在國際上找到一個地位,而話劇是受語言限制的,很難在國際找到一個地位。音樂劇是一個契機去輸出本土藝術文化,特別是音樂劇混合了音樂、舞蹈及戲劇三種元素。音樂劇可以透過音樂去表達情感,感染力能夠更強,不受語言及字幕削弱情感。這種表演模式是十分有發展空間和潛能,香港應該大力發展音樂劇。

同時,音樂劇較容易吸引觀眾,當他們開始接觸音樂劇後,自然可以再慢慢接觸一些深奧或者更深刻的作品。首先要讓普羅大眾進入劇場,接觸劇場。要一個行業繁榮,該行業需要同時發展各種形式的東西。藝術取向也是需要各方面發展的,也需要藝術及商業的混和,並不能太商業也不能夠全藝術。業界再發展藝術的時候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思考。

南韓政府十多年前大力發展文化藝術產業,起到帶頭支持的作用,讓當地文化藝術產業能蓬勃地發展。南韓是絕無僅有的成功的例子,政府先行加入發展後,該市場慢慢便可自行營運,政府就可以抽身。南韓現時大部分的藝術產業都是商業營運的,政府的角色只是不斷去培育一些本土的新血,培育一批又一批專業的音樂劇工作者,對整個業界是非常重要的。

The Art Venu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