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場雙週刊第四期 - 寶島藝訊 (盧健英專欄)
大音希聲話南音
兩岸三地這幾年來都漸重視南音,不管是廣東的地水南音, 或者泉州南音 (台灣稱「南管」) 近幾年都因傳承與創新的 迫切,逐漸從地域方言的侷限裡緩慢走進當代表演舞台上。 二十年前在台北漢唐樂府復刻的勾欄舞台上,吳素君以南 音為材,打造了一個既非戲亦非樂的新品種「南管樂舞」, 重新定義了許多新一代觀眾的南管視野。
「重新定義」是傳統藝術走出窠臼的決戰關鍵,舞蹈家吳素 君當年解構梨園戲科母身段,重組「文體」,重新定義科 母的意義與美學的運用方法,外人以為它是傳統的,但事 實上卻是嶄新的。但除了解構之外,傳統的創新最常見的 便是加法式的跨界與混搭,似乎陣容越堅強越好,但創新能不能有減法?
因緣際會,我與南管大師王心心一起工作近十年,在「時不我予」的環境裡,她近幾年堅持回到中國傳統樂譜工尺 譜的探索,以及大篇大篇純樂器譜,指套的研究中,而非 容易討好的南管唱曲,心心認為老祖宗的傳承是「骨幹」 式的傳承而非「框架」,前者是靈魂的掌握,後者是形式 的框限,這使得近年來她的作品更加靈動與大度。而旁及 於南管的則是越來越單純的生活哲學與方式。在純粹之中 反而更靠近大音希聲的和美境界。
南管大師王心心以其如古代仕女畫般的古典優雅象形風靡 兩岸,自小於泉州成長,1992年移居台灣,雲門舞集創辦 人林懷民在聽過她的《琵琶行》之後,以「她尚未出場, 全場靜默等待;她一開口我們就不知道在哪裡了。」來形 容他陶醉的程度。
池上野餐藝術節《綠水人家繞》音樂會將於 4月27日下午3點在大坡池畔舉行。在池上 文化藝術協會的大力支持及池上鄉公所的協 助下,結合在地團隊與藝術家的合作,共使 用4艘原本公所庫藏的工作排筏,改裝為樂 師演出船,同時船夫也會穿上家中古董級 的簑衣參與演出,最大的考驗在當天的天 氣與風向。
整場音樂會借用蘇東坡《蝶戀花》裡的「綠 水人家繞」來呼應池上春耕之後的田園景 緻。南管是台灣古早味的民間音樂,這次 挑選了包括王維的《下江陵》、李白的《清平調》、蘇東 坡的《蝶戀花》,透過王心心的聲音,把大文豪請到池上 來跟大家一起享受大坡池的春光明媚。想像白居易以「日 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般,描繪了一個如顏 料盤般的自然景色,
這次特地委由布衣藝術家鄭惠中提供所有工作人員布衣服裝, 將春天的顏色灑在大坡池畔。由池上文化藝術協會提供的野 餐節, 門票包含特製的米製野餐盒及野餐墊,雨衣等。
詳情: http://chihshangarts-org.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