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飯局 Win. Guest. Food
嘉賓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
心水餐廳 | 遊園·茶記
隨著網絡平台普及化,網媒興起,人人都可以利用網絡,將自己的想法廣傳。關於表演藝術,先有台灣的「黑特劇場」,然後有香港的「劇場割櫈中伏實錄」,讓觀眾以匿名的方式發表己見。同時,越來越多的網媒,將自家發表的文章定位為藝評。究竟在網絡平台泛濫的時代,藝評如何持守其專業性?表演場找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跟她談談香港藝評現況。
表:表演場
陳:陳國慧 (Bernice)
表:可以簡單介紹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下稱IATC)嗎?
陳:香港分會是亞洲地區的第五個分會。藝評人、戲劇顧問、戲劇研究員、記者等都可以申請成為我們的會員。會員可以向不同的藝術節或展覽場館,申請記者證或免費門票。
表:你怎樣看現在的藝評生態?
陳:現在在主流媒體中,幾乎已經沒有文化記者,藝文報導及藝評的空間越來越窄,藝評與報導之間分野也難免模糊。但藝文報導跟藝評不同,德國舞蹈雜誌《tanz》編輯兼評論人Arnd Wesemann早前在西九的工作坊中,曾說過即使是舞蹈手記,也是回顧,並不是藝評。
為了幫助藝評人及藝評發展,現時IATC積極培訓藝評人,提供多元化的藝評發表平台,例如短片評論。同時,藝評人的角色也慢慢在轉型,例如會在演後座談會擔任主持人,幫助藝評人建立形象,也是我們想做到的事。除了藝評,我們也非常關注表演藝術存檔的發展。
表:隨著藝文網媒陸續登場,人人都可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少人分享網絡文章或臉書貼文時,會將自己寫的東西定為藝評。你覺得如何?
陳:這個現象在不同地區會有分別,例如在大陸,記者是會寫藝評的。而香港及臺灣在這方面的處理不同,記者跟藝評人是有所不同的。紙媒會很明確地只會找藝評人寫藝評。而網媒方面,每個人都可以稱自己寫的東西是藝評,造成很難維持藝評專業性的情況。因此,為了要令藝評生態健康發展,我們比以前更需要提高藝評的專業性。